显微镜的照明
在显微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照明方法,即临界照明和柯勒照明。
临界照明就是通过乳白灯泡的照明表面或场玻璃屏直接照明物体,照明的光锥可以通过在集光器入瞳处的孔径光栏而控制,照明区域的大小是通过视场光栏来调节的。这种照明系统当集光器放在稍高或稍低的位置时,显微镜的性能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于白乳灯或场玻璃表面对标本像的扰乱,可以在不损害照明质量的条件下通过轻微移动集光器的聚焦旋钮而很方便的进行矫正。但是这种照明系统存在着两个主要缺点:物场上光的强度不均匀;当使用低放大倍数时像的亮度太强。
另外,在现代显微镜中使用最普遍的是柯勒照明法,这是把一个弱的正透镜即聚光透镜或一个附加集光器放在光源的前面,于是光源的像就被聚焦在集光器的后焦面上,附加集光器表面的像就被聚焦在标本平面上。
在这两种照明系统中,集光器都需要一种向着光轴的调中装置。在所有采用柯勒照明的显微镜中,这种调中装置一般是安装在集光器边缘上的两个调中螺旋,通过调中螺旋的调节,使集光器的中心与显微镜的光轴重合。但是在临界照明中,只要光源对于物镜的照明是足够大的,集光器的调中就不是很重要的。
上一页:像亮度的调节 下一页:粗调和细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