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亮度的调节
用集光器的孔径光阐调节像的亮度是显微镜初学者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关闭孔径光阑当然会减少通过的光量,但是它相应地改变了照明的光锥孔径,并引起分辨力的损失和标本上衍射现象的增大,因而会严重地影响像的质量。
改变像亮度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可变电阻调节灯变压器上的电压。当这种调节不能使用时或为了一定的目的灯的电压必须保持不变时(如在显微分光光度计和彩色显微照相中),像的亮度的最终变化应该使用滤光片来调节。
有经验的观察者在染色标本中一般倾向于使用较低的亮度,当然,过低亮度的昏暗像相应地会降低像的清晰度(而不是分辨力),一定的细微结构就可能不太清晰。在用单目镜筒观察时,太低亮度的像将会促使观察者疲劳并引起头痛。但是,较暗的像对于观察末染色的标本是有利的,这种未染色标本的反差主要取决于边界上的衍射,这时集光器的孔径光阑应该处于比染色标本关闭更小的位置上。正如在光源中所讨论的,常用的低压钨灯在光谱的发射分布中大部分处于较长的波长范围,这些波长较长的红光对眼睛来说是可见的,但是对于像的形成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上一页:显微镜的工作环境 下一页:显微镜的照明